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16 23:36:28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学内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

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

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铅锤:。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了解课文内容。)

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

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1、作业: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19一次成功的实验

铅锤:。不假思索

3人取铅锤一个人一个人地取成功

(团结、心中有他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蚕、桑”,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朗读,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培养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1、出示:一天之计在于()一年之计在于()

2、谁能把它填完整?(生说)是啊!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没有春天的耕耘,哪来秋天的硕果累累呢?同学们,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你都看到我们的父老乡亲都在为着秋天的收获忙碌些什么呢?(生说)

3、师出示。

一、导入揭题

1、揭题

师:田园的风光,田园的生活如诗如画,而在诗人的眼里,它们更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课件出示:古诗词三首)来学一首新诗(板书:乡村四月)齐读课题。

2、了解诗人

师: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农村春末夏初田园风光及生活的古诗,它的作者是翁卷(板书)

师:有谁了解翁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出示作者简介)指名读。

二、初读,读准、读通古诗

1、1、初读、读准、读通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足迹一起走进乡村四月,去感受乡村春末夏初的气息吧。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这首诗自由地读两遍,第一,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第二,借助下面的注释,想一想每句诗的意思。明白了吗?好,开始吧。(生自由读)

2、2、检查预习,相机纠正。

师:读好了是吗?那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位同学来。

生:读

师:两个平舌音在一起特别难读,是哪个?(蚕桑)谁来读,不错,一起读。

师: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蚕字上面是个…..(师书写天)下面是个…..(虫)

师:“天”“虫”就是蚕,养过蚕吗?知道蚕吃什么吗?(桑叶)

师:对,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桑字,写的时候你觉得特别要注意是什么?

生:(回答) 《乡村四月》优秀教案设计

师:对,这三个“又”的捺都改成了三个点。请你上来书写一个,其他同学也在本子上写一个。(注意书写姿势生:写,师指导)

师:嗯,写得不错,我们再一起读这个词(蚕桑)。

师:现在谁来再读一读这首诗。(学生试读)

师:非常好,字正腔圆的。这里有个多音字,你们来看一下,是哪个?

生:了

师:对,这里它是什么意思?(结束)当它的意思是结束的时候,它就读了,再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三、朗读理解感悟

1、师:读得不错,刚才我们说到这首诗是写农村生活的,那么诗中写了农村生活的什么特点呢?请你赶快再好好读读看。

2、生读后回答

3、师:忙,那我们再来读读。看看哪些词语表现出人们都在忙呢?

4、生回答

5、师:都在忙,闲人少,说明忙,是吗?来,这行诗谁来读?你来…你来…

6、师:闲人少,反过来说就是……

7、生回答

8、师:忙人多。他们在忙什么?诗里写了他们在忙些什么呢?

9、生回答

师:嗯,课文是这样说的,是“蚕桑”和“插田”,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师:这就是“乡村四月闲人少”,他在忙,你在忙,我在忙,那么你想一想,我们农历四月农忙季节时,还可以做哪些农活?

生回答

师:是啊,总而言之,能做的事很多很多,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把这些没写进去的忙活写进去,如:我们可以说:“….”谁想来试试?不亦乐乎

生说

师: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真的是忙啊!那这么多农活诗人翁卷也一定是知道的,但是他 ……此处隐藏6072个字……找出声母、韵母和音节。

yiiyuwuwüyu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这一家人生活虽然贫困,却并不潦倒的原因;

2.认识本课8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在品读关键词句、还原生活场景、联系自身体验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

1.通过文本去发现这一贫困人家与别的贫困人家的不同之处。

2.理解“这一家生活虽然贫困,却并不潦倒”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读题激疑

指名读文题。什么是“贫困”,什么样的人家是“贫困人家”?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画出描写这一家贫困的语句。

三、再读课文,质疑“贫困”

1.指名读课文。

2.学生汇报自己画的能说明这一家人贫困的语句。

预设:

(1)男主人病逝;

(2)欠很多债;

(3)有两个孩子要养活,其中一个还有残疾;

(4)家里许多用品是别人送来的旧的;

(5)调味品只有油和盐;

(6)拖鞋是用旧鞋底做的。

3.虽然这么多内容可以说明这家“贫困”,但通过读书总感觉他们家与众不同,似乎“并不贫困”,为什么?从文中找出答案。

4.学生品读关键词句。

“窗明几净”“笑容……明朗”“精打细算”“自己做的”

5.再读这些词句,体会与刚才读这些词句时的感受有何不同?

四、前后对比,感悟“贫困”

1.用课文中的词句说一说这一家是“贫困”的。

2.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这一家“并不贫困”。

预设:

(1)这一家人会“精打细算”;

(2)这一家人会“自己动手做”;

(3)这一家人有“笑容……明朗”;

(4)这一家人“日子穷”但过得“不苦”。

3.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贫困?

五、感悟明理

1.在感悟的基础上,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深化对“贫困人家”的理解。

2.指名读、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一家生活虽然贫困,却并不潦倒。我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的!”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六、落实本课识字任务

1.自由认读。

2.同桌互相检查。

3.指名认读。

七、拓展阅读,走进生活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两个瓶子》,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贫困人家,他们都是怎样做的?我们今后应该如何面对生活?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掌握“近处、每天、哥哥、竹竿、赶快”等词语。认识“筝、溪、客、摆、强”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学过的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户、马、青、母”

2、谈话导入同学们对前边的字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学词学句的第4课,要学会的字跟以前的字有联系,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二、初读字、词、句

1、自读、划出生字。

2、正确朗读字、词、句,巩固字音,了解字义,认识字形。

3、检查初读情况。

①抽读生字词卡片或打出幻灯片。

②指读字词句。

三、自学生字

1、小组内互学、交流。如:我知道“护士”的“护”,左边是“扌”,因为护理病人要用手,右边是“户”,合起来还念“护”。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学习效果,重点指导个别生字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结合句子谈谈对字义的理解。如:“护”,护土的护,就是护理病人。护理病人要用”手”,所以带“扌”。

2、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立、斤、哥”的笔顺。

立:

斤:

五、指导书写

1、合体字注意间架结构,要写紧凑。

2、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笔顺和占格位置。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观察图一,说图意。相机板书。

2、简介怀素。

3、读题。

二、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

4、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5、点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指导句间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好学上进”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怀素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2、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自学生字。

3、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怀素写字态度怎样?还可以怎么说?

(3)从哪里可以看出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写字分三个步骤。

“总是”一词。

(4)朗读、背诵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名读第三自然段。

(2)从哪里看出怀素写字不但认真,而且刻苦?

“写呀写呀”

“日子一长”

“竟”

(3)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有名”是什么意思?

(3)怀素为什么能成为有名的书法家?

三、总结课文

(略)

四、朗读、背诵课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先

2、自学生字。

3、指导书写。

(1)

教师范写。

(2)

学生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六、课外活动

人人准备参加“小小怀素在成长”写字竞赛。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