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教学要求:
1、语海拾贝:加偏旁识字,积累四字词语与格言警句,巩固易错生字的书写。
2、阅读欣赏: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本义与引申义。
3、语文生活:以推荐一本好书为内容,进行介绍与写作。
重点难点:
积累、写字介绍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自由读儿歌
2、指名读儿歌,评议正音。
3、说说:你从儿歌中读懂什么?
4、教师引导认识:用皮字加偏旁,组成不同的汉字,偏旁不同,表示的字义也不同。
5、板书:皮-坡 波 破 玻 婆 菠
6、拓展:你还能找出几个皮字的朋友吗?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词。
2、开火车读,评议,正音。
3、找出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并试着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4、指名反馈、交流。
5、教师小结:平时说话,写作要多用些四字词,使表达更准确、更生动。
三、格言警句。
1、学生自由读格言警句。
2、指名读,评议。
3、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格言警句,给大家介绍一下。
4、齐读格言警句,拓展介绍其他有关劝告的格言警句。
5、教师小结。
四、写字板。
1、学生自由认读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2、说说: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强调作业 中出现的书写错误。
顿、摔、慌
4、学生独立认真书写。
第二课时
一、阅读欣赏
1、学生默读故事。
2、出示导读提纲,引导自读感悟。
短文中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少见多怪”是什么意思?
“少见多怪”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同桌合作、思考、交流。
4、指名反馈、评议、讨论。
“少见多怪”的意思是:一个人没有见过骆驼,以为是马儿肿了背,于是觉得非常奇怪,大喊大叫。“少见多怪”的含义是:讥讽那些见识少
的人。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拓展: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少见多怪的人吗?
7、教师总结:要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不要成为一个少见多怪、孤陋寡闻的人。
二、阅读欣赏
1、总结学习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故事。
2、自学反馈。
“道听途说”的意思是:一个人对邻居说了一句话,这句话由邻居传出去,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走样。“道听途说”的含义是:比喻那些
没有根据的传闻。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实验感悟。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传话游戏。
4、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
1、谈话:你都读过哪些书?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本书?
2、学生畅所欲言。
3、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好书,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4、板书课题。
二、介绍:推荐一本好书。
1、学生默读书中的提示。
2、认识本次说话的目的与注意点。
说话目的:选一本自己读过的书推荐给同学们,让他们在寒假里读一读。
说话的注意点:
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你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可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与体会,也可以说说你从书中获得的收获。
说话要求:要介绍得生动有趣,使其他同学在听完你的介绍后,也想去读这本书。
3、学生独立按提示准备好说话内容。
4、指名反馈,评议。
5、教师强调说话要有条理,表达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连贯。
6、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介绍,评议。
7、反馈。
三、写作:推荐一本好书。
1、指名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对象。
2、回忆刚才说话的内容,弄清习作内容。
3、强调写作重点为:是要把你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写具体,写明确,写详实。可以从书本自身的精彩来描写,还可以从你的读后感受
与收获来介绍。
4、学生独立写作。
5、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 。
1、回忆提画的形式特点。
2、指名书空提画的运笔方法。
3、导入 :今天来学习与提画有关的两种笔画。
4、板书:竖提 横折提。
二、学习竖提。
1、看书,观察笔画特点。
2、指名反馈。
3、学生齐读文中的“笔画特点”内容,进一步古籍竖提的形状。
4、看书,掌握运笔方法。
5、指名描述。
6、练习 书空竖提的运笔过程,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
7、看书,弄清书写位置。
8、指名介绍竖提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9、教师范写,强调运笔要点。
10、学生独立仿写竖提。
11、教师巡视检查,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12、书写展示。
三、学习横折提。
1、学生独立观察,认识笔画特点,弄清运笔方法与书写位置。
2、指名反馈。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书写展示、评议。
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 ……此处隐藏2458个字……1细观察,抓特点
2插入议论,抒情
莫泊桑下笔如有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读后,可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六、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出三位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
要求:
1、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
2、不少于300字。
语文教案 篇5一、看图导入
新课
1、出示温州旧城区图问生:这是哪里?你想说什么?
2、出示温州新城区图问生:这是哪里?你又想说什么?
3、在观看了温州的变化之后,今天老师要带去现在的农村看看,你们喜欢吗?(借机出示幻灯片)
4、出示图像后,师引语:我们到了农村了,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说)在学生说的时候,师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数数有几座房子?说一说在他们眼中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5、引出题目:哪座房子最漂亮?
6、读好题目:重点指导:哪、座、房、漂亮(出示卡片认读,教学新偏旁广字旁)让学生说说如何记住“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课文拼音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找要学的生字在文中用圈圈出来并多读几次,不会读的可以者来信请教旁边的学习伙伴。
2、运用卡片检查自学的结果:
A、重点指导窗、香、青、房(三拼音和后鼻间),门和们的区别。
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抽读(其余学生跟读)、男女生交换竞读。
B、出示藏有生字的词语,读读会读的词语。(学生上台来指读)
三、再读课文
1、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还读不懂?
重点理解: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联系幻灯片和周边景物理解)花果香、树成行(行可以用排代替、一排一排的)这么美的地方,你们要怎么样读这几句话呢?(开心的,美美的,愉快的)
2、在小作者的心目当中,哪座房子最漂亮?
为什么小作者的心目中,我们的小学堂是最漂亮的呢?学生自由说。(政府部门将学堂建设的很漂亮,比其他的房子都漂亮,我们小学生在里面学习的时候可幸福、快乐自豪了)
那我们怎么读好这句话呢?(自豪的)
一座房、两座房、三座房、四座房指什么?(指有很多房子,数都数不完)
3、学生朗读课文
四、书写生字
“了”和“子”
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把握全文结构、说明顺序,把握中心句的特点与作用。
细读课文,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精练性。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特点。(标本—完美的图画—四个讲究、三个细节)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精练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出示对联)
师:俗语说“上有天堂”,大家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下有苏杭)
投影: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还有两幅对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全国园林之全豹。
明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总的赞美了苏杭,而第2、3联,明确得写出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他是怎样写苏州园林的。
二、了解作者、解题
大家看课本105页的注释,补充:叶圣陶先生,江苏苏州人,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而且有深厚的感情。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为摄影集《苏州园林》所写的序言。知道什么是序言吗?序言:一般写在着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而这篇文章就是介绍摄影集《苏州园林》的。
大家看注释,课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诸”字是许多的意思,就是说,这篇课文不是单独讲某一个的,而是总的讲苏州园林。“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之一,还有沧浪亭、狮子林、留园。“寄深眷”表明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切情意。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看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介绍苏州园林的。
检测字词
1、注音:
轩榭(xuan xie) 重峦叠嶂(chong luan die zhang) 丘壑(qiu he) 嶙峋(lin xun)
相间(xiang jian) 池沼(chi zhao) 应地制宜(ying di zhi yi)
2、解释词语:
(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2)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3)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
(4)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5)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
(6)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这些共同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时间大概5—7分钟)
明确:(第2自然段)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务必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些共同特点表现在七个方面:
前四个方面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后面三个要稍为归纳(第7、8、9自然段)
板书: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
建筑的色彩美
语文教案 篇7【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一、启发谈话
古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写景抒情的诗词,今天来学习其中三首。
二、学习诗句
1、提示学习方法和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看注解理解词义。
⑶ 连起来说说每句话的意思中。
⑷ 反复朗读,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
2、学生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然后在班上集体交流,逐首理解。
三、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惑
四、教师小结(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