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15 19:22:31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能力,品味诗歌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 难点。“山”、“海”的象征意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要解决好这三个学习重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 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相机点拨。

【教学设想】

1、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⑴、朗读课文,品味语言⑵、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3、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欣赏配乐朗诵为引子,通 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学习方法

读──讲──读──赏──读

1、“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2、 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3、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媒体设计

第一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母亲教我的歌》。

第二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大海》。

(课件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 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人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重点字词。

痴想、凝成、诱惑、喧腾、瞬间。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1) 诗中的“海”和“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诗的第一节写我渴望山那边的海和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现实中“海”和“山”。 第二节诗写我追寻心中的海和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所以这首诗写了诗人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诗人渴望实现理想的感情。总之诗歌意蕴很丰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还需深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解说: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2) 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

第二节情感变化为坚定──渴望──充满信心、乐观。

3、正所谓“文贵自得”,“读中有悟”。试模仿例子,从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读设计,编写朗读脚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淋漓尽致地演义出来。

(1)、 哦,山那边/是海吗?

提示: “是”字重读,句子呈升调。要读出充满疑惑和向往的语气。

(2)、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提示:“是”“信念凝成”应重读,要读出肯定的语气,突出实现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坚定。

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总结: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看来这任务要下堂课来完成了。

4、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

三、布置作业

1、语言训练: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至少选三个造一段话。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二、研习课文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细读、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问题:

1、“山那边的山啊,为什么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2、“‘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这里的‘种子’是指什么?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扎下深根?”

3、“‘山的那边是海啊,用信念凝成的海’,为什么说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妙词佳句赏析: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赏析: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2、“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

赏析:诗人确信远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因为要实现理想必须经历失败。“我”对理想非常 ……此处隐藏6357个字……海,1960年夏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

2. 背景助读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

3、给加点的字注音。

朱泳燚(yì) 峰峦(luán) 一霎(shà)间 一刹(chà)那 一瞬(shùn)间

点缀(zhuì) 绫纱(líng) 弥漫(mí) 晕(yūn)头转向 月晕(yùn)

4、结合语境,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事情显露 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崩塌:崩裂而倒塌。

5、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文题中的“看”和“识”各是什么意思?

明确:本文主要是介绍如何通过观察天上的云来预测、识别可能出现的天气。“看”是观察;“识”是预测、识别。

二、课堂小试身手

问题一、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切合文题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语词是什么?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招牌”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准确而形象地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

问题二、第1段的概述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特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试具体分析其作用。

第1段用一连串的比喻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像,作者首先说明云的“姿态万千”:有的“像羽毛”,说明它轻飘,有的“像鱼鳞”,说明它排列整齐;有的“像羊群”,状其形态,有的“像一张大棉絮”,状其质感;“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状其势。这一系列恰当的比喻,鲜明而具体,形象而生动,给人深刻的印象。最后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招牌”一词比喻贴切,耐人寻味。总之,比喻的运用不仅使要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而且使整 篇文章富有文采,能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问题三、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 面说明的,找出标出说明角度变化的语句。

第6段的中心句“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标示 说明角度的变化。

文章从云的形态、云的光彩两个方面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

问题四、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请设计几个表格来说明。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会认得15个字和会写的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只、张、篇、片”等量词。

4、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会认得15个字和会写的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季叶子变化 PPT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孩子们,你们收到过请帖吗?

2.今天,有人给我们发请帖来了,赶快去看看吧!

3.师范读,生跟读,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文,圈出生字娃娃,并借助拼音读一读。(规范圈字格式)

3.再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小黑板出示生词,检查生字读音。

(1)指名教读。

(2)自由认读。

(3)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5.记忆生字。

(1)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还没记住的字,可以在学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3)抽生组词,看谁组得多。(组词能力有限) 如何实施?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文中是谁发给我们的请帖,他们要我们去干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随文理解“毛茸茸,圣洁”的意思。(圣洁的理解只有靠查字典,然后引导。)

3.引导朗读。

四、作业

有感情地读儿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正确,工整地写10个生字。

3.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 会正确,工整地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测读。

2.出示句子测读。

3.比赛正式开始,请看题目。(出示“我会认”)

(1)上节课的生字娃娃还认识吗?请一位小老师到台上来。

(2)认识这些生字卡片上的词语吗?师移动卡片,多种形式抽查。

4.自由朗读课文。

5.小组读文,交流汇报。

6.指名读,师指导朗读。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引导背诵课文

1.现在进入决战阶段,“小能人展示台”有感情地背诵你们所喜欢的句子,如果愿意再背其他的,你就更了不起了。

2.有感情地齐诵课文。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出示“阅、篇、获、野”这四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

(1)口头组词,理解字意。

(2)指导观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的位置。

(3)指导书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空。

(4)评议写字情况。

3.举一反三学写其它的生字。

四、拓展总结

春天,秋天,冬天都给我们发来了请帖,想想,夏天会给我们送来什么请帖?会请我们去做什么?(说话练习强调句子的完整性和标点符号)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二题。

2.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写一写。

板书设计

请帖

春天 播种

秋天 要我们去 收获

冬天 阅读童话

走进山林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