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

时间:2025-10-19 17:15:31
实用的工作方案模板合集8篇

实用的工作方案模板合集8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作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作方案 篇1

一、工作原则

1、严格坚持免试入学原则。免试入学是法律赋予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全市所有初中学校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提前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2、严格坚持就近入学原则。免试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和义务教育性质所确立的基本入学制度。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公办初中继续实行“九年一贯直升”、“单校划片入学”或“多校划片入学”等相对就近入学方式,严禁违反规定跨县(市、区)在公办初中学校之间择校。引导民办初中学校坚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确定民办初中学校招生范围和招生方式。

3、严格坚持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原则。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并将其纳入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体系,确保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服务对象全覆盖。努力增加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初中学校数量,优化布局布点,统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

二、工作体制

根据《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的规定,20xx年全市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在市教育局统筹指导下,在各县(市、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民办初中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三、公办初中入学办法

1、严格控制初中班额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xx—20xx年)》的要求,从20xx年秋季学期起,全市所有初中学校初一年级全部达到标准班额,即不超过50人。坚决杜绝出现初中起始年级大班额问题。

2、统筹配置教育资源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按照辖区内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认真做好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布局设点工作。对因区域内中小学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配置不科学造成公办初中学校容量不足、难以满足本地区内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的问题,要及时向县(市、区)政府汇报,加快中小学规划建设,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读需求。

3、科学划分入学范围

以各县(市、区)教育局为主体,按照免试和相对就近的原则,依据区域内生源情况、学校布局、办学规模、交通便利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区域内每所初中学校的入学范围,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布,确保每名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学接受初中义务教育。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学籍和户籍变更截止时间为20xx年6月30日。

4、扩大对口直升范围

凡办有小学的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原则上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本校小学毕业生升入本校初中学习。凡实行“单校划片”的初中学校,通过对口直升方式升学,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对口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对口初中学校就读。各县(市、区)要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尽可能多的小学校或居民片区实行对口直接升学。

5、完善多校划片办法

对于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对口直升的区域,实行“多校划片”升学。具体办法为:

(1)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按照划定的初中学校招生范围,组织小学毕业生家长填报升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计划人数的初中学校,按学生志愿直接全部安排升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人数的初中学校,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安排学生升学。

(2)多校划片的电脑随机派位工作须由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各县(市、区)确定区域内优质公办初中“多校划片”范围时,既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坚持相对就近的原则。

(3)优质初中学校“多校划片”学区范围不得扩大到所属行政区域全域;优质初中学校“多校划片”学区范围原则上不得交叉或重合。

6、跨行政区域升学办法

(1)凡跨县(市、区)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初中,由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根据小学毕业生人数和初中学校分布情况,统筹安排“人户分离”小学毕业生到相对就近且有空余学位的初中学校就读,但不得择校。

(2)要继续坚持严禁跨县(市、区)在公办初中学校之间择校的原则。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中,严禁以任何理由安排户籍、学籍不在本县(市、区)区域内的学生进行择校。

(3)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分离的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结合实际制定。

7、随迁子女升学办法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升初中须提供:①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原籍《居民户口簿》;②进城务工人员在本市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20xx年6月30日前办理);③进城务工人员有效《劳动合同》及个人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证明(20xx年6月30日前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或一年以上有效《营业执照》(20xx年6月30日前办理);④非本市小学毕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还需提供原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或学校证明。

(2)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根据随迁子女的数量和本地区初中学校的布局布点情况,制定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升学具体实施办法,科学合理确定接收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就读初中学校和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

(3)凡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初中学校就读,但不得择校。

(4)对于随迁子女较多的地区,县(市、区)教育局可以采取“多校划片”等方式,组织随迁子女小学毕业生填报志愿,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办法安排升学。

8、两县贫困家庭子女升学办法

按照全市精准扶贫的要求,阳曲、娄烦两县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六城区居住并务工的人员,其子女如需在太原市六城区升入初中学校就读的,需提供:①《居民户口簿》;②在本市六城区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20xx年6月30日前办理);③《劳动合同》及个人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证明(20xx年6月30日前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④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扶贫手册(或其他相关证明)。符合条件的,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公办初中学校就读,但不得择校。

9、特殊情况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办法

(1)符合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条件的残疾小学毕业生,安排到普通中学随 ……此处隐藏10205个字……活动,清除卫生死角,抑制低空面源污染;五是进一步开展“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创造优美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工作方案 篇8

根据《关于印发xx市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的通知》(晋教执〔xx〕21号)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切实抓好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和框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监管网格,遏制和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经研究,决定建立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分级管理、层层履责、一岗双责、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教育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包点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促使学校安全工作实现“四个转变”:

1.由少数人抓向合力抓安全转变。改变过去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主要由校长、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保卫组负责,安全管理人员疲于奔命,且效果欠佳的状况,明确和细化全员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各司其职,实现安全工作齐抓共管。

2.从重事后处理向事前防范转变。突出学校安全“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排查工作以网格为主,由专人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隐患排查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提高隐患排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覆盖面。

3.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实现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全员是指全体教育局机关人员都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操作规范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办法,全过程要求完善全局总体和各岗位安全工作流程化管理办法,使安全工作实现精细化。

4.从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改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紧一阵松一阵,呈现出临时性、应付性和间断性的状态,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将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日常工作上来,把功夫下在平时。

三、管理内容

(一)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机制的建设情况

1.安全意识。学校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重在防范、安全重在教育、安全重在落实”的意识。

2.安全规章制度。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学校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建立、执行情况;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监督检查情况等。

3.安全责任制。学校安全校长负责制及校长、分管副校长、安全主任、各处室、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落实安全责任书有关要求的情况。

4.应急管理。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情况;应急救援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备案情况。

5.事故报告处理和责任追究。事故报告制度建立情况;事故当中的快速处理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和落实整改情况。

6.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落实情况;学生安全专题教育安排情况和开学初、放假前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日”和“学生安全教育周”活动情况;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的聘用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紧急疏散和自救逃生演练情况;学校与家长齐抓共管安全教育情况。

(二)学校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七大安全隐患的检查和整改情况

1.消防安全。学校消防设施、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落实情况;学生宿舍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2.饮食卫生与流行病传染病防控。学校在饮食卫生、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方面落实国家食品卫生、传染病管理等规章制度情况。

3.校舍和设施设备安全。校舍存在安全隐患情况;学校楼道、楼梯、扶手和楼梯间照明设施以及上下楼通道数量和楼梯宽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落实情况。运动场、体育馆、实验室、宿舍等重要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情况;电梯、锅炉、燃气、电气、体育器材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存放情况。

4.校园周边安全。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周边治安及经营场所安全隐患情况。

5.自然灾害预防。学校对台风、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引发的滑坡、塌方、泥石流危害的校舍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情况;气象部门发布红色暴雨和黄色台风信号时,有否建立和落实相应的应急避险机制。

6.集体活动安全。学校在校内外开展大型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定和落实详细的组织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大型集体外出活动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三)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所包点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对应的工作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赶赴处理,及时将相关信息向局分管领导汇报,并积极协调相关处置工作。

四、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务求实放。认真开展工作,一个网格一个网格落实责任、一个网格一个网格开展巡查、一个网格一个网格进行规范、一个网格一个网格强化监管,每个网格责任人每月至少到该年段、该处室检查一次,并认真填写学校安全隐患排查表(填写后交由教导处),切实做到网格到底、责任到人,务求实效。

2.健全机制,加强督查。建立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制约机制,“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组织网格化管理督查活动,形成以督查为手段的安全管理工作评估考核机制,推动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的规范运行。安全隐患的整治。在督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学校能自查自纠的,立即进行整改。属学校能力范围之外,由挂钩责任人报送给执法检查股汇总,由执法检查股协调相关部门整治。

3.严格责任,明确奖惩。将网格化管理的目标、任务、内容、职责分解到每一位教师,加强督查指导,层层抓落实。建立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

4.注重实效,快速反应。围绕提高处置效率这一环节,明确责任分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效能监管,切实解决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等状况。

5.善于总结,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借鉴。每一位网格化管理的参与者都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思考、总结,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以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把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1.xx市xx中心小学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 xx市xx中心小学护导师轮值表

3.xx市xx中心小学校园网格化安全管理责任时间分解表

4.xx市xx中心小学校园网格化安全管理的责任区域分解表

  xx市xx中心小学

  xx年4月20日

《实用的工作方案模板合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