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合集九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篇1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而我却实在不好意思完成那就是对父母说三个字:我爱你!
放学后,我回到家,一会儿便做完了作业,姐姐不敢相信,问:“这么快就做完了?”“还有项作业实在不想干”我回答道。“什么事啊?”“对两个人说三个字。你自己猜吧。”没想到姐姐一下就猜中了:“对父母说我爱你?”见瞒不过去,我只好如实招来,向姐姐一五一十的说出了来龙去脉,他笑着说:“那快去说啊!还愣着干吗?”我说:“如果是你,你好意思吗?”她故意刁难我:“当然了!”我非常生气,冲她嚷到:“你好意思,我可不好意思啊!”姐姐笑着说:“你真没出息!不就是说三个字吗?至于这样扭扭捏捏吗?”“当然…”我停顿了一下,“不至于了。”“好了快去说吧!”姐姐提醒我。我还是放心不下,说:“不去就不去!烦死了!”姐姐说:“要不我替你说?或陪你去说?这总行了吧?”我想了想:反正说不说都一样,我还是去说吧!我说:“好,我去!拼了!”在姐姐的催促下,我来到了爸爸妈妈的房间里,决定向他们说那三个字。
爸爸妈妈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电视,我很想说那三个字,可嘴巴好象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怎么也说不出那三个字。我心想:当我说了我爱你后,爸爸妈妈会怎样想呢?是激动还是不以为然,继续看电视?突然,爸爸问我:“有什么事吗?”我一时不知所措,突然来了“灵感”,便说道:“给我42元,老师明天要退钱。”爸爸给我42元之后,我立即“逃跑”了。
现在想想真后悔,父母曾经给我多少爱?而我呢?现在居然连一句我爱你也说不出口,太惭愧了!太不应该了!
唉,说出爱真的有那么难吗?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我却迟迟说不出口呢?前几天的那个说出爱的机会出现在我的眼前,而我却没有珍惜、利用,如果上天能借我一分胆量的话,我一定会对父母说我没说出口的那三个字:我爱你!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篇2一年一度的古诗文大赛到了,我们经过了刻苦的训练,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下午,我们全校一至五年级的所有同学都聚集在教学楼前的广场上比赛。现在场上是三年级的同学的比赛了,你别看他们个小,表演的还很精彩呢!
到四年级表演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精神抖擞。
哈哈!终于到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们班全体表演岳飞的《满江红》。主角是宋大元,他穿着一身王子的衣服,还披着披风,非常英俊潇洒。上场的时候我们一个个都非常紧张皱起眉头,一定要取得成功。比赛开始了,我们的心情越来越放松了,我们一起背出了岳飞那豪迈的诗句,表演出了他那英雄的气势。台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比赛结束了,我们为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的自豪。这场古诗文大赛我深深地记在了脑海中。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篇3“刀杆节”是僳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地来到“刀杆节”会场,观看“上刀山,下火海”活动。
几声火枪响过之后,首先七八名“香通”(上刀杆表演者)为众人表演“跳火舞”。他们上身裸露,光着脚,模仿各种禽兽动作,在一堆一堆烧红的木炭上,来回跳动,还不时抓炭火在身上揩抹,圆浑的火球在手中翻滚、搓揉,而他们却毫不在意。经过火的洗礼,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消除各种灾难。
会场中央,矗立着二根约20米长的粗大木杆,木杆上绑有36把锋利的长刀,刀口向上,银光闪闪,形成一架高得让人生畏的刀梯。就在人们敬畏担忧之时,上刀杆必不可少的祭祀开始了,几个穿着红衣裳,头戴红包头,光着脚的勇士,健步来到刀杆下,跪在一幅古代武将画像前,然后双手举杯过头,口中念念有词,接着将酒一饮而尽。然后,他们纵身跃起,轻盈敏捷地爬上刀杆,双手握住刀口,双脚踩着刀刃,鱼贯而上。
最先爬上顶端的人,还要作高难度倒立动作,燃放鞭炮。几千名观众仰首观望,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这一古老而又奇特的“刀杆节”,已被有关部门正式定为僳僳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每年这天,练武者苦练本领,传授先进功法。于是代代相传,形成刀杆节。节日这大,儿十里内外的僳僳族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方八面汇集到羊肠河畔的刀杆场。在夜幕降临大地时,刀杆场上的里里外外燃起许多火堆。忽然,广场中央燃起的四个大火堆的熊熊烈火腾空而起,照射春满场的`人群。接着鋩锣当当响,刀杆场上的人们互相拉起手来,围着明亮的火堆,跳起轻快的三弦舞。当场上四堆烈火燃得只剩下红红的火炭时,活动的主持者宣布“跳火海”开始。这时,五个赤着双脚的骠勇汉子立即闯入场上的火海,在里面不停地弹跳,急促的脚步踩起无数的火花四处飞溅,好似飞逝的流星。
接着,闯火者以闪电般的速度,个个手棒通红的火炭,分别在脸上和身上擦洗,然后又让火球在他们手中飞炔地翻滚、搓揉。围观的群众时而欢快,时而紧张,时而赞叹,时而惊讶…迸进发出阵阵喝彩声。经过一阵紧张激烈的表演雌堆火炭被踩成碎粒,火焰已奄奄一息时,“跳火海”活动方告结束。第二天,刀杆场上竖起两根二十余米高的红花树杆,树间交叉着三十六把刀刃朝上的长刀。晌午时刻,欢乐的人群再次挤满广场。随着主持者一声令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昨晚“跳火海”的五名雾大头戴蓝布帽,身装大、红袍,赤脚冲至刀杆树下,各自斟满一杯壮胆酒一饮而尽。随即纵身跳上刀杆,双手紧抓上层的刀面,赤脚斜踩于下层锋利的刀刃上,运用平时练就的气功本领撑着脚掌,手脚交替,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当勇士们登上高高的杆顶时,场上簇拥的观众,个个瞠目结舌,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僳僳族农历二月八日的刀杆节,相传是纪念一位对僳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僳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架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僳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篇4坐井观天之后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前脚一扑,后脚一蹬,蹦到了井外。
青蛙抬头一看,啊!天空无边无际,一轮太阳挂在天边,一朵朵白云在天空中移动,飞机在白云中驶过,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大雁正要飞向南方,有时排成“人”字形,有时排成“一”字形。多美丽的天空啊!我可从来没见过。
远处是一座 ……此处隐藏726个字……战火纷乱,人心惶惶,惟有她代父从军,才有了流传千古的《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她,是——巾帼英雄花木兰;同样因为战火纠纷,丈夫病故,唯留她一人拖着伤心欲绝的身体,开始过上逃亡的日子“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体现了她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酝酿着沉郁凄怆的深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身为朝廷重臣,为了变法,身后承受着其他大臣的弹劾,但他毅然坚持下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足以表达他对兴建国家的宏伟志愿,他是——王安石;被授予诗圣的他,诗篇极具个人色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是——诗史杜甫;满腹哲学,诗词出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是——朱熹;身为抗元名将,爱国志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文天祥……
中国的诗词史上还有无数志士仁人,可能他们芳名传世,又或许他们默默无闻,但他们都怀着一颗一颗爱国的心,他们都在为着自己的祖国为着中华大地努力奋斗着。今天,我们传诵的是一句句诗词,但我们更要懂得体会他们当时的情怀。
同学们,让我们继承祖先的光荣事业,为着祖国美好的明天一起呐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繁荣在我们手中,为了将来,奋斗吧,中华少年!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篇7在爆竹声中,咱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今天是年三十,一大早,咱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奶奶家。坐车的时候,咱突然想起:咱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回过咱的老家——-湛江呢。老家过年会是什么样子呢?有哪些习俗呢?今天,咱一定要问问爷爷。
知道了咱的问题后,爷爷便给咱讲了起来:“在咱们老家,除夕有三件事必做:贴春联、团年饭、守岁和压岁钱。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午后每家每户开始贴春联。贴春联的同时,湛江人还有贴门神、年画,倒贴“福”字的习俗。门神贴在两扇大门,传统都是历史上的一些显赫人物,威武有杀气,达辟邪挡灾,倒贴“福”字则把大大小小的福字,倒贴在墙壁、门楣、房门,表示“福气已到”。”
“除夕的“团年饭”,湛江人十分注重,也叫“吃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故多远工作的人都尽力赶回来过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习俗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鱼、蚝豉、生菜、腐竹、蒜等以求吉利。而且,在咱们老家,年夜饭还必须有这两道菜:蒜苗炒肉和白斩鸡。湛江有的地方还流行吃团年饭时,遇上远行的人未归,则桌上摆未归人的座位及碗筷,像征团聚,以示怀念。若有新婚夫妇,也多摆一副碗筷,取来年添丁吉意。团年这顿饭,一般故意多做些,吃不完,留到明年,表示丰盛有余有剩。”
“午夜12时,父母长辈叫醒小孩起床,踏新年地,穿新衣服,给压岁钱。压岁钱,湛江俗称“穿衫带”,多数称“利是”,讨压岁钱称为“逗利是”。由长者给后辈,以儿童为主,未结婚的成人与儿童同等看待,也可收取。压岁钱意在镇压邪崇,希望小孩快高长大,聪明进步。守岁在湛江的一些农村尚流行,子时一到,炮竹齐鸣。而今城市以看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电视取代守岁,看完联欢节目已踏入新的一年。”
听完了爷爷的讲述,咱终于知道了湛江春节的习俗,也增长了许多知识,将来有机会,咱一定要去咱的老家湛江看看。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篇8“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作文
六年级第二单元作文 篇9老人们说,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是地藏王的生日,为这位菩萨插地香就成了一种民间的庆祝方式,也是我们这里代代相传的习俗。
传说地藏王是一个肩负大地的神佛。他若一转肩,大地就会发生地震;他若生气,那更了不得,会发生天摇地动、天崩地裂的大事。你想,人们怎么会不对他充满敬畏之情呢?
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买一个金黄闪亮的好柚子。到了晚上,人们会把这柚子插在一根长长的棍子上,然后在柚子上插满密密麻麻的、一圈又一圈的香,再拿到阳台、门前或顶楼上,一家人双手合十对着像刺猬一般的柚子拜了又拜。这可是礼拜地藏菩萨的庄严仪式哦!
没有准备柚子的人也不着急,可以在门前的士里或者墙壁上插上香,心诚则灵嘛。夜里,从路上走过,路旁点燃的香头闪闪烁烁,恍若天上的星星。再加上空气里飘来的淡淡的香味和袅袅娜娜的薄烟,行路人会觉得自己也仿佛成了天上的神仙。
这一晚上,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乐趣就是挥舞手中插着香的柚子了。几个人聚集一起,比比谁的柚子大,谁的香插得多,或者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舞动,让手中的柚子舞出一条龙、一朵花……直到夜深才恋恋不舍回屋睡觉。
第二天,柚子上的香早已熄灭,大家一一拔出残余的香棒,喜气洋洋地掰开祭拜过的柚子,你一块、我一口地争着吃得一千二净。看来,地藏菩萨挺心善,只收心意,好吃的嘛,就留给我们饱口福啦!
文档为doc格式